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美文同人 >神宗显皇帝 > 第11章 自古少年多壮志

第11章 自古少年多壮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逋寇林凤率党回潮先犯潮州之海门港踏头埔,继犯惠之碣石东海滘时,闽帅胡守仁统师追剿。

这是一封来自御史詹贞吉的奏疏,意思是福建总督胡守仁剿匪,匪徒溃散,收容了不少人回来。

安置工作没有做好,于是写奏疏要求惩戒张元勋,赵可怀,晏继芳,何子明,刘经纬,夏道南,侯继高,孙光祖,徐汝阳,萧遍,李畿嗣,杨寅秋等,偏将蒋柏清当重罚。

冯保读完,朱翊钧表示知道了。

又连续读了几封奏疏,多是人员调整的折子。

巡抚顺天都御史王一鹗说顺天府文安县这两年水患不断,请求将夏季的税收留存,以抵御灾情。

朱翊钧核了准字。

午时,朱翊钧又回到了乾清宫。

且说张居正给朱翊钧上完课便回到了内阁。

他先将皇帝批示好的拟票整理好,并安排司务将奏疏发往各衙门执行。

又将皇上发回的奏疏从新整理一遍,准备交于司礼监,好转递给皇上批复。

做好了这些工作,也接近午时。

内阁大楼本就有食堂,张居正简单的吃了一口,便又回自己的值房。

他从抽屉中拿出自己整理过的新监察部门方案,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

户部,分掌全国财政,户口,事务也最为烦杂。

下设十三清吏司,分管全国各省,每清吏司又设四科。

民科主管所属省府、州、县地理、人物、图志,古今沿革,山川险易,土地肥瘠、宽狭,户口、物产多寡登耗之数。

度支科主管会计夏税、秋粮存留起运及赏赉、禄秩的经费。

金科主管市舶、鱼、盐、茶、钞税课及赃罚的收折。

仓科主管漕运、军储,出纳科粮。

税是由户部各司度支科来负责,如果在户部成立专门的监察部门,显然又不太合适,毕竟没有自己管自己的。

更何况,大明的官员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户部成立监察,可信度能有多高?即使他们本身秉公执法,恐怕也没人相信吧。

张居正又将目光锁定都察院。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

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

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

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

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

可见都察院权利有多大,都察院同户部刑部一样,在全国个省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

都察院除监察政治得失外,具体担负的工作还有参预九卿一起议奏折;凡重大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公同审断;稽察各级衙门、官吏办事的优劣;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及封驳事;监察乡试、会试、殿试;巡视各营等事务。

我们所说的三司,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所以在都察院在另开监察显然也有不妥。

都察院本就肩负督察职责,没必要再成立新的部门,这样就形成部门重叠,更重要的是督察的任务繁重,恐有不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是,都察院又让他有些踟蹰反侧,于是他在这三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锦衣卫,张居正为是敢想,脑袋一热就想到了这个部门。

说起锦衣卫,可谓是闻声色变。

锦衣卫是干啥的。

那是大明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侍卫仪仗、侦缉廷杖、对外情报,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换句话将那是直接隶属皇上独有的军队。

张居正摇摇头,自己敢想却不敢干。

东厂,那更算了。

张居正轻咳一声,司务便推门走了进来。

“去请户部尚书殷正茂来。”

张居正揉着酸涩的眼睛,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不知道过了多久,敲门声响起。

他缓缓的睁开眼睛。

推门进来的正是殷正茂。

张居正迎了上去:“养实来了。快坐。”

司务沏好茶便关门退了出去。

“怎么样?”

殷正茂嘿嘿一笑。

张居正看他得意的劲心中一乐,都多大的人了。

“别说,皇上的手挺小。”

张居正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也就是在老朋友的面前能放开自我,不加掩饰。

别人是永远都看不到这一面。

“说点正事。”

殷正茂正身端坐:“叔大你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