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戏明 > 第 265 章(【不带他吃】...)

第 265 章(【不带他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文哥儿自己也是外行, 在经厂里面转悠了一圈,现场观摩完一本明朝线装书的诞生过程,只觉获益良多。

正好有别的书开版再印, 文哥儿还兴头十足地跟朱厚照一起体验刷印匠的活儿。

简单来说就是把纸放到雕好的印板上,用毛刷刷刷扫扫。

瞧着那油墨随着一次次的刷扫一行接一行地浮现在纸上,着实别有一番趣味。

朱厚照也觉得很惊奇,自己要写这么多字得写老半天,这刻到印板上就只需要这么轻轻刷几下就好!

文哥儿玩够了, 便就着现成的教具给朱厚照介绍起印刷术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大家可谓是一书难求, 想看书全得靠手抄,且不说字多点的书抄起来有多慢,就说别人愿不愿意让你抄都是个问题。

现在大家仍沿用的雕版印刷术,最开始是唐朝人琢磨出来的。

唐代最流行的两样印刷品是历书和佛经。

佛经自不必说,唐朝一度信奉佛教,佛经大抵是家家户户都喜爱畅销书。

历书就更重要了, 历书上面一般写有一年四季的节侯, 百姓可以依照它来把握农时, 甚至还可以用来择吉避凶, 每到年头谁不想弄一本回家?

只是这东西通常只有达官贵人能获赐,普通人想要怎么办?民间商贾看到了商机,捋起袖子就是印!

有些坏了良心的商贾因为拿不到朝廷推算的正版“太史历”,索性闭起眼就是一通瞎编。

巧的是, 他的同行往往也是瞎编的!

有时候把两本不同的历书一比对, 好家伙, 这边说今儿三十、那边说今儿初一,这边说是吉日、那边说是凶日!

这可不是笑话, 唐人笔记之中就有瞎编历书被逮去见官的记载。

自宋朝以来,读书人地位大大提升,出版印刷迅速兴旺起来,不仅孔孟之书到处都能买,各种闲书也逐渐多了起来。

光是托名苏东坡出版的笔记和文集就多不胜数。

苏轼这家伙还点评说李白写诗太放荡不拘、用词纯属乱来,不像杜甫那样把格律用得出神入化,才叫不少阿猫阿狗的仿作都敢挂名为李白所作。

结果到头来自己的伪作也养活了不知多少书商!

所以读书人呐,最好还是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

今日他们对前人指指点点,明日后人也对他们指指点点!

朱厚照虽然没听太懂,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李白的诗,他跟小先生读过;杜甫的诗,他跟小先生读过;苏轼的词,他也跟小先生读过!

所以这是三个很会写诗作词的大文豪之间的八卦!

朱厚照一脸严肃地点头应和:“指指点点,不好!”

东宫一行人在司礼监经厂玩耍半日,又循着原路返还。

到了朱厚照如今居住的东六宫外,文哥儿便不随他进去了,挥挥手朝朱厚照作别,溜溜达达地径直出宫去。

杨玺要去向朱祐樘复命,顺便送了文哥儿一程,两人自是又熟稔了不少。

不用说,文哥儿又一脸自然地去找老丘一起下班了。

才七岁就把内阁当自己家晃来荡去,也就只有他王七岁有这么个胆子。

文哥儿挥别杨玺,正要去寻丘濬,就碰上个熟人,是当初在四夷馆学外语的徐富。

徐富家中明显也是有些门路的,这不,经过了三年一度的考核,这就调到内阁诰敕房来了。

作为直接跟内阁对接的办事译字官,只要没什么外务相关的文件,他便没什么活需要干,可见是个相当清闲又很有面子的职位。

明朝一年到头又有多少外务需要内阁处理?

文哥儿一见着徐富,不知怎地想起当初戏言钱福、徐富、靳贵三人的名儿格外吉利。

如今徐富和靳贵各有前程,钱福却是打算归家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会走。

文哥儿很是感慨了一番,不由约徐富下次有空要一起聚一聚。

文哥儿别过徐富去找丘濬,才刚跑过去,就察觉刘健他们都转头瞅着自己。他眨巴一下眼,奇道:“怎么了?”

刘健道:“你小小年纪的,倒是知交满天下。”

快到下衙的点了,大伙都没什么事干,听到外头有人说话便都静下来听了一耳朵。

于是就听到文哥儿前脚被御前的锦衣卫送来,后脚又和诰敕房的译字官聊上了,聊着聊着还约着一起去跟钱福他们这些翰林官聚会。

文哥儿听刘健那么一说才知道他们堂堂大明阁老,居然还偷听小孩子讲话!

他跟刘健掰扯起来,说自己四岁的时候就认识徐富了,算得上是好几年的老交情了,可不是看徐富入了内阁诰敕房才和他好的!

他认识徐富的时候,徐富还在四夷馆埋头苦学呢!

刘健闻言乐了,这小子横算竖算都才七岁,算下来三年却是称得上是老交情。

这份与人交上朋友便能长久往来的能耐,倒是许多人都没有的。

丘濬收拾收拾,与文哥儿一起往宫门外走,听文哥儿讲了一路司礼监经厂的情况。

等出了东长安门,丘濬才说道:“你如今越得圣心,往后便会越受瞩目,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

照着如今这情况,朱祐樘明显是想把文哥儿这个出生于弘治元年的神童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对文哥儿来说是有好处的,至少他能轻松做成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成的事;可要是将来哪天他表现得不够好,那他享受过的一切优待都会被人反复攻讦。

文哥儿听着丘濬的殷殷叮嘱,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