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花滑之我不可能是那种炮灰花瓶! > 第63章 第 63 章

第63章 第 63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薛林远仿佛已经看见大奖赛总决赛的到来。

但陆觉荣的下一句话就惊到了他。

“明个儿大台五套要来给凌燃拍纪录片, 你准备着点,叫——”

他刚想说让孩子换件帅气利落点的衣服,就打住了语气。

就凌燃这模样这身段,还挑衣服?

长手长脚的, 就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穿队里统一的红黄运动服都英气十足。

要知道, 总局的审美一直很中规中矩,这种宽宽肥肥的队服被不少网友吐槽过完全就是西红柿炒蛋的配色。

可凌燃就是能撑得起来。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长得好看披个麻袋都好看。

那也没什么可交待的了,陆觉荣止了话音。

薛林远喝水的动作彻底顿住, “可这总决赛还没有比呢, 就拍纪录片?”

陆觉荣呵呵笑,“还不是冰协那边寻思男单这么多年都太低迷了, 见凌燃一冒头, 就着急忙慌地怕自己错过他的成长。”

他拍拍薛林远的肩,“别太有压力, 就当是给凌燃拍成长纪录片了, 以后这样的事肯定少不了!”

好不容易出一个紫微星,怎么可能不拍纪录片。

一定得早点开始记录好不好!

再说了,陆觉荣也看过网上的讨论, 虽然大家对凌燃能取得的成绩很是服气,但凌燃露面的次数实在太少,本赛季一场b级赛事都没参加,这两回更是连表演滑都缺席。

露面少了, 关注度和国民度都养不起来啊。

男单这么冷门, 正是急需项目代言人的时候。明清元的年纪眼瞅着都要退了, 凌燃年纪却还小, 至少还能在项目内发光发热七八年, 不推他还能推谁?

运动员拿奖牌是荣耀,但那些背后的辛勤和汗水也值得让所有人知道。

拍拍纪录片,宣传宣传花滑,好得很!

薛林远则是感觉自己好像被从天而降的一块馅饼砸中。

纪录片?

大台五套要给凌燃拍纪录片?

这得是什么级别的运动员待遇啊!起码得是个世锦赛冠军吧?

他们家凌燃真的出息了!

不过,纪录片要怎么拍来着?会不会影响凌燃马上到来的总决赛?

没有经验的薛教忧心忡忡。

“不会占用很长时间吧?”

凌燃现在全力备战总决赛,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耽搁。

陆觉荣道,“哪能啊!这回来应该就是拍拍训练日常,运动员的纪录片都是追踪式的,得分批次慢慢拍。”

薛林远这才眉开眼笑,“成!我给凌燃说说去!”

凌燃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少年喝了口水,就答应了句好。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说实话,凌燃对这事甚至是喜闻乐见的。

拍纪录片,还是大台五套来拍,宣传力度一定小不了。

网络的兴起虽然让很多传统媒体式微,但对于大台所属的几个频道,大众还是抱持着一种尊重且重视的态度。

尤其是大台五套,依旧是体育爱好者的天堂。

如果能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并且爱上花滑,这个纪录片拍得就很值得。

凌燃打心底里一直都希望花滑能成为大众都熟知且喜爱的运动。

凌燃答应下来,冰协那边就很快安排好,赶在他出国之前派人领着几车工作人员进了集训中心。

周日一大清早,好几辆气派的商务车驶进了集训中心,扛着各式器具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地走在食堂门前的大道上,很热闹,也跟中心平日里的冷清氛围格格不入,非常引人注目。

打着哈欠来吃饭的运动员看见了,就跟同伴打听,“这是哪家电视台来采访吗?最近也没什么比赛吧?”

“花样滑冰大奖赛分站赛不是才结束吗,我估计是来采访凌燃的,他这回可是一口气拿了两个分站的冠军!老有面儿了!”

“那也有点晚了吧,比赛都结束快一个星期了。”

“不不不,”有知情人士激动道,“不是来采访,是来给凌燃拍纪录片的!”

“纪录片?!”

几个运动员面面相觑,都有点震惊。

冬季运动不像夏季运动那样热门,关注度高,国民度也高,经常是采访和纪录片轮着来。他们集训中心这边也就总拿奖牌的那几个项目还能火热点,其他的,像花滑男单这种,之前简直是一点热气都没有。

“凌燃还真是……厉害了。”

一个人就带火了一个项目。

只不过,冰协居然这么看好他吗?

明清元十几岁的时候也没这待遇啊!

有人难免就恰了柠檬,酸溜溜的,“凌燃年纪还这么小,就要开始拍他了。”

明清元刚好吸溜着热牛奶路过。

英俊的青年把吸管一吐,满眼是笑,“凌燃年纪是小,但已经一口气拿到了青年组大奖赛总冠军,世青赛冠军,再加两站成年组分站赛冠军,放在整个国家队都是头一份!现在还不准备起来,难道以后找个时光机穿越回来补拍镜头?”

恰柠檬的人就无话可说了。

好像也是,凌燃这势头,简直就是奔着世界冠军去的,现在不拍,以后再拍不就晚了吗!

这样一想,好像也没那么酸了。

运动员本来就是凭实力说话。

凌燃有这个实力,就该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明清元把牛奶盒扔进可回收垃圾桶,见那几个人还在好奇地对着摄影团队指指点点,就自顾自地往冰场的方向走。

嘿,凌燃可真出息了。

在f国站再度失利,又倒霉地对上阿洛伊斯,因而没能拿到总决赛门票的明清元原本还有点恹恹的,但一听说凌燃冲进了总决赛,瞬间就精神起来。

他现在整个人都心平气和。

没办法,肩膀上的胆子被凌燃分走大半,眼瞅着就能心安理得地当咸鱼,能不高兴吗。

可能也就是因为凌燃升了组,心态放松了,他在r国站上才能顺利发挥出不错的水平。

至于f国站,明清元露出一副牙疼过的表情,他觉得自打去年受伤的事一出,他跟f国的冰面就像是结了仇,明明整个人状态都很好,居然还连摔了几回。

算了算了,总决赛已经没戏了,但世锦赛还是有的。

明清元匆匆地往场馆走,背影是难得的轻快。

要不说竹下俊天天轻轻松松呢,人才储备多就是好,什么时候他们华国也有一茬一茬跟小韭菜似的男单,那可真是花滑的盛世了。

真希望那天早点到来啊,到时候凌燃也能跟自己似的轻松一点。

明清元抖了抖帽子上的雪花,快步走进了场馆大门。

后面的人还在议论。

“不对啊,今个儿可是周日,队里都放假,凌燃也休息了,他们来不是扑了个空吗?”

“我在花滑那边的朋友跟我说凌燃从来不休息,顶多就是周末下午早点回去补习功课。”

疑问的人:……

一时不知道该佩服凌燃从来不休息,还是惊讶他居然就休息半天,还要抽空补习功课。

这人好像铁打的。

都不知道累吗?

这么冷的天,早上扛得住被窝封印的,他都敬对方是条好汉。

余光里瞥见有人扛着摄像机在拍,几个年纪不大的队员红了下脸,下意识地扯了扯衣服,哪怕是作为路人入镜,也得注意注意形象不是。

扛着摄像机的骆金川跟导演乐泽明是老合作关系了,一边拍,一边下意识地在心里自动配上了乐泽明风格的台词。

摄像机收录着凌云路的空镜。

“才十一月,东北已经下了雪,树枝被雪压弯,窸窸窣窣地在北风里摇晃。

这里天干,温度低,已经落到地上的雪,被风一吹还会再度扬起,干燥的雪用手捏都捏不起来。人们打雪仗的方式更倾向于把同伴推倒在雪里,用厚厚的积雪把他埋起来。”

镜头一转,对准了食堂大门出口。

“周末,h市的集训中心早就放了假,那些天天重复着枯燥训练的孩子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休息机会。他们睡足了一周里唯一一次懒觉,才三五成群地从食堂里嬉笑着走了出来。”

“这是他们一周一次的假期。对于这些坚持封闭式高强度训练的孩子们来说,不能出门,可以放松的方式也不多,去图书馆,或者电脑室,已经是难得的娱乐。”

花滑馆的大门出现在镜头里。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我们一行人冒着风雪来到了h市的冰雪集训中心,在这里,我们将要采访并记录我国在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领域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他今年十六岁,名字叫凌燃。”

开关被短暂摁停。

一行人在训练馆入门处抖落身上的雪花。

摄像机之外,被迫出差加班的工作人员心里多少有点怨念。

就连骆金川都有点埋怨。

“老乐,你说说,台里怎么突然就通知咱们这么大老远地跑来,还是周末,为什么挑这个时间!”

骆金川心里其实很不乐意,他的妻子上个月生了个小公主,他刚刚当上爸爸,正是稀罕的时候。好不容易逮着周末,还打算在家伺候伺候老婆,再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就被乐泽明给薅了过来。

更别说,东北这地界比b市可冷太多了,他们穿了厚厚的羽绒服,都还觉得自己不够抗冻。

骆金川从口袋里掏出擦拭镜头的湿巾,撕开的瞬间就结了冰。

这还怎么擦镜头?

也太冷了吧!

骆金川用力跺跺脚,搓了搓冻红的手指头。

乐泽明捧着记事本,“那也没办法,凌燃马上就要出国参加大奖赛总决赛,再不来拍,就赶不上热乎的了。”

骆金川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有点不以为意。

他跟乐泽明是老搭档了,给乒乓球,跳水,体操几个项目拍的纪录片都是大台五套的经典,可以说国家队的明星冠军基本上都进过他们的镜头。

又或者说,能请动他们来拍的,最次也得拿到过世锦赛的冠军。

凌燃是谁?

拿到过世锦赛冠军吗?

连大奖赛总决赛的冠军都还没有拿到,局里就火急火燎地把他们派来拍这么个小众冷门项目,也不嫌大材小用。

骆金川心里想着,脸上却一点情绪都没露,都是成年人了,喜恶也不能都写在脸上。

他跟乐泽明领着大伙往里走,听说凌燃跟他的教练已经到了,正在三号馆等他们。

他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小运动员,明明还没拿出来足够的成绩,就让台里格外重视起来。

骆金川的想法要是让台里领导知道了,只怕也要喊一声冤。

他们把拍摄纪录片的人马派来,大半原因其实是看在冰协的面子上。

冰协的主席强烈要求,并立下军令状,替凌燃作保,又扯了一堆大道理,在台里领导看来总结就是一句话:我们小众项目好不容易出了个紫微星,正是宣传的时候,你们台里也得支持支持我们,总局爸爸都答应了的!

大台五套的领导想了想也就点了头。

主要是他调出了凌燃赛事转播的收视率数据,惊讶地发觉这个小选手还真有不少人喜欢,再加上扶持扶持小众项目的心思,就答应下来。

双方一拍即合,这事就这么定了。

沿着指示牌往里走的时候,走廊两边挂满了记录集训中心过往的辉煌与荣耀的照片。

乐泽明仔细看了看,示意骆金川等人把摄像机打开。

“在华国,花滑算得上是小众项目,其中的双人滑还能因为出色的成绩时不时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

镜头适时地将双人滑的获奖照片和报道文章都拍摄进去。

“而男子单人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没落,在秦安山退役后,这么多年,居然再没有出现过能在世锦赛上摘得金牌的种子选手。”

单人滑位置的寥落空白也被拍得清清楚楚。

可下一瞬,镜头一转,一张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俊俏少年的照片就出现在墙上。

“而现在,这个遗憾似乎有了补足的可能。

墙上照片里的少年叫凌燃。

一名十六岁的小将,在青年组单赛季里一口气拿下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青赛冠军,升入成年组后,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就拿到了华国站和e国站两站分站赛的冠军。

很快,他就要踏上前往总决赛的征程,而我们或许能有幸,在他动身之前,记录下这位花滑男单紫微星在比赛之前的准备历程。”

纪录片的语气总是平和且文绉绉的。

骆金川也习惯了这个节奏,不知不觉就沉浸到工作的氛围里。

乐泽明的纪录片拍得好,别出心裁就是他的特色。

他没有提前通知,反而是让工作人员停在门外,自己带着骆金川一个人提前进去,摄像机的指示灯也亮着,就是想要拍下凌燃最不设防的一面。

这个点,才吃完早饭,应该在消食吧,骆金川不由自主地想。

然而,响彻场馆的音乐声却告诉他们事实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交响乐的声音恢弘大气。

洁白晶莹的冰面上,一身黑色训练服的纤瘦少年踩着暗金刀刃,气势舒展地从远处滑行而来。

唰唰的刮擦声回荡在空荡荡的场馆,仿佛就贴着耳畔响起,听得人背后的寒毛都要战栗地竖起来。

踩着足足十厘米高的刀刃,还是在最容易打滑的冰面上,更是看上去就让人心惊肉跳。

可少年的速度根本就快得惊人!

他像是无视地心引力,脚尖绷成一字的同时,整个人居然能倾斜到与冰面成六十度左右的夹角。

已经做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窄瘦有力的腰身都还是挺得直直的!

还不等来人赞叹出声,那道身影就已经滑到他们面前。

乐泽明刚要开口,就见少年一个侧身,左膝一屈,右脚一摆,居然就这么在他们面前跳了起来!

足足半人高!

比挡板还高一截。

跳得那么高了,他甚至还能在半空里高速转了好几圈!

骆金川已经有点懵了,这是几圈来着?

他甚至觉得凌燃已经飞起来了!

就好像武侠剧里的那种轻功,飞檐走壁的那种。

乐泽明来之前连夜做了功课,这个跳跃又格外地很好认,就点了点头,“不愧是被称为王者跳跃的3a。”

冰刀撞击冰面的声音格外响亮。

少年跳起落下的身姿却轻盈又肆意,就好像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他甚至很快接上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

动作舒展又充满情感,与脸上的神情,还有场里的音乐完美呼应。

骆金川从骨头缝里一激灵。

跳得这么高,还能高速转这么多圈?

震撼的视觉冲击让他整个人都恍惚一瞬。

以前没有关注过花滑的骆摄影师心跳速度都开始变快,花滑原来这么厉害的吗?

肉眼可见的美,建立在充满力量和难度的动作基础上,就像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晶。

这在竞技体育里是难得一见的!

骆摄影师开始认真起来,不用乐泽明的指示就将摄像机对准了冰上已经开始旋转的少年身影。

他在来的路上搜索过凌燃的比赛视频,甚至还随手点开一个看了几下,虽然觉得美则美矣,但没有什么深刻感触,可现在现场看又是另一番感受。

太震撼了!

想象一下,少年单足屈膝90度,蹲在冰面上旋转,另一条腿居然还能曲折绕过膝盖被折叠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