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名是最上等的利益(二更一百四十三万营养液...)

名是最上等的利益(二更一百四十三万营养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南沿海富人基本都是靠经商富裕。但安南以往政权比华夏更保守, 对商人、海洋更不重视。所以安南的商人有钱没权,这一点和中原王朝大部分沿海地区也差不多。

如果用天书中的话来说,他们与安南贵族的矛盾, 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理清了这样的矛盾, 再抓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朱标就能以利诱之。

大明不仅有广袤的市场, 还有强大的海军武力能庇佑他们去更远的地方做生意。再加上自己“财神”的名号,随意给这些人指点一些生意经,就能让他们死心塌地跟随自己。

安南的商人和华夏的商人不一样, 他们没有“儒家思想”做底子。

儒家思想千不好万不好, 至少告诉了读书的人什么是道德底线。哪怕大部分人不遵守它,但底线划在了那里,让人知道对错, 总会有人践行底线, 成为“良心商人”。

也只有华夏这样的土地, 从古至今都不缺爱国爱民的好商人。

安南的商人只要让他们看到了利益, 朱标就不担心他们不愿意成为自己的工具。

以大明如今的人力, 要短时间内消化安南这块地很难。如果安南的大商人们投靠大明, 要实现朱标的目标就较为容易了。

身为豪商,他们人力财力都不缺, 且拥有“本地人”这个身份优势。同时, 商人们能说会道,比明军和孔家人都更会和人打交道。朱标相信他们推销商品时练出来的甜言蜜语,一定能让安南的百姓们更快相信大明这个新朝廷。

如果这群商人好好干活,他将会在当地组织商会, 教他们如何把商品卖到大明;

如果他们更努力,朱标会让海军护送他们, 去和高丽、倭国做生意;

如果他们的贡献格外出众,朱标就会把他们纳入皇商体系,带着他们去开拓新的市场。

“只有大明皇室才拥有这个世界最详细的地图。”朱标诱惑道,“只有大明的海军才能护送你们去往这个世界每一处角落。”

“那些无人到达过的国家,遍地流淌着无人在意的金银河。”

“第一个到达的人能拿走最多的金银,后去的人只能捡走前人漏下的残渣。经商和去金矿淘金无区别。”

朱标与这些商人们开了一场会,用充满善意的眼眸扫视了商人们:“你们都是成功的商人,我相信你们都清楚这一点。”

商人们眼中迸发金钱的光芒,屁股无意识在椅子上挪动摩挲。

朱标等他们冷静下来之后,用另外一个“利益”诱惑他们。

“更重要的是,从今以后你们的身份就是大明人。你们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听过无数华夏中原王朝的传闻,难道没有想过自己成为华夏中原王朝的百姓后的生活?”

“陛下派来了孔家人兴教化,以后你们也能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你们经常与中原经商,对中原文化最为精通,这最先考得秀才举人进士的人,舍你们其谁?”

在场的商人们的呼吸开始急促,心跳过分加速。

“福建和广东行省与安南距离最近,有许多人逃避元朝时的战乱来到安南,你们应该从他们口中听过,宋朝有许多籍贯福建、广东的大官。”

“你们肯定接触过儒学,知道程朱理学。大儒朱熹便是出生在福建。”

“福建和广东与安南一衣带水,它们也曾经是南蛮之地,再往上追述几个朝代,甚至也是藩属国自治,和你们有什么区别?现在福建和广东是文教兴盛之地,在外谁会说他们是南蛮?”

朱标微笑:“福建和广东的繁盛在于海上贸易。它们的地理位置,难道比你们好?只是因为它们是大明的一部分,背靠一个强大的国家,才会比你们更繁华。现在安南也是大明的行省,你们也是大明的商人,难道你们会比他们差吗?”

“从今以后,你们也是华人,是礼仪之邦的百姓。”朱标抚了抚衣袖,“今后发冠戴好,华服穿上,身体站直,你们也是儒商。孔圣人的后裔亲自来教化你们,你们都是孔圣门人。”

朱标的言语,就像是一股暖过的美酒,缓缓注入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商人们有了微醺之意,甚至眼前出现了幻觉。

他们想象着自己穿着广袖长袍,头戴簪缨,手持着散发着墨香的书卷,面带矜持的微笑,与人侃侃而谈,接受无数人钦羡目光的模样。

他们能想象出这个,是因为他们见过。

大明鼓励海上贸易,江南闽广有许多儒商来到南洋与他们做生意。

这些儒商虽然自己经商,但他们家中族人都有饱学之士,有些还在朝做官。他们自身也经过了良好的儒学教育,谈吐言行都和旁人截然不同。

这些人让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词,那就是“清贵”。

他们知道“清贵”并不是他们想象中字面上的意思。但他们听过这个词之后,看到这群人将富裕和清高结合在一起矛盾又统一的模样,就忍不住联想到这个词。

朱标见着他们都在自己面前十分无礼的走神,垂眸无声轻笑。

安南行省的贵族们知道大明要管理好安南,必须任用本地人,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朱标当然也知道,安南和云贵不同。云贵即便以前是土司自制,但历朝历代已经多次开发,中原文化早已经渗透,朝廷对云贵也已经很了解。

现在了解安南的人只有他,他分身乏术,就算有大明军士为官吏,勉强能填充基层,但也很难迅速教化安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