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我想带兄弟去看看(二更一百七十四万营养液...)

我想带兄弟去看看(二更一百七十四万营养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伊士运河出现前, 南非好望角是连接欧洲和亚洲唯一的海上航线。

好望角处于魔鬼西风带。在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十二月前后通过,巨浪和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约为百分之十五;若是在南半球的冬季通过, 巨浪和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现代好望角已经被开辟成一个自然保护区, 是著名景区,朱标去游玩过, 对其常识有一定了解。

如果在南半球的夏季出航,只要观察好天气,再开足速度, 基本都能安全通过。

不过无论是商船做生意, 还是军舰执行任务,都不可能只选择南半球的夏季出航。他们甚至还得顶着极端天气出港。所以即使到了现代社会,硬闯好望角冬季魔鬼西风带的轮船, 也可能遇难。

但对于大明船队而言, 并不急于这一时。朱标出行前早就算好时间, 会提前半个月在好望角附近安营扎寨等着, 待遇到好天气之后, 才一鼓作气通过。

大明的船队虽然在这个时代看上去是巨船, 但相比现代的轮船,吃水并不太深, 可以从浅水区通过。

只要选个好天气, 哪怕遇到极端的平地起龙卷或者大浪,也能顺利得救。

朱标做准备时,不仅是依托自己从后世得到的经验,更让陈家商队实践过。

他还派陈家商队提前在好望角附近与当地酋长交好, 在山崖上建立了用于指示的烽火灯塔。

陈家船队比朱标想象中的做得更好。他们不仅建立了灯塔,还在非洲南端与当地人一起围绕港口建立了一座小城, 大明的商人可以在此歇脚,与非洲南端王国和酋长国的人交易。

现在那个小城已经相当繁荣,甚至当地贵族都能说上几句大明话了。

朱标从肉墩墩的时候就开始努力探索海洋,十几年的时间,已经积少成多,形成质变。大明的商队已经绕过好望角,到达了欧洲,并且记录了沿途的补给地图。

大明人的慷慨,和商船上那些稀奇的商品,也已经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立了初步的友好联系。

非洲此刻并非一片文明荒地,它有强大的王国如马里帝国等,还有为数不少的酋长国。这些国家的上层都不是傻子,能够很好的与大明商队沟通。

在唐朝时,就有非洲人随着阿拉伯的商队来到大唐。后世从非洲和华国都挖掘出相关的文物。

抢劫只会让商队不再来这里,而建立商路,可以让上层贵族用更廉价的价格购买瓷器、丝绸、茶叶和更好吃的盐等奢侈品。

以前他们要买这些东西,都需要用黄金向阿拉伯商人换。现在,大明的商人可实诚多了,要价只是阿拉伯商人的八成。

不管阿拉伯商人怎么降价,大明商人固定降为他们售价的八成。真的是太实诚了。

“其实汉朝时,使臣就差点从陆地到达非洲和欧洲,但被天方人和波斯人骗了回去。”朱标说起这件事时,笑着摇摇头。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一个是东方的汉帝国,一个是西方的罗马帝国。天方和波斯等国横在两个最强大的帝国之间,把持着商道。他们当然不乐意汉帝国和欧洲、非洲直接产生联系。”

“等你们看到罗马的史书,会看到很有趣的事。当时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隔着老远相望,都靠着想象把对方吹得天上有地上无。汉帝国还将‘大秦’的名字给了他们。”

对于汉朝人而言,“秦”这个国号意义重大。他们愿意把罗马帝国叫做“大秦”,可见对其认可。

“现在我们想主导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也会被这些国家阻拦。哪怕他们知道大明有多强大。”朱标感慨道,“无论在世界上哪个角落,都逃不过一个利益动人心。”

朱文正一边剔牙一边问道:“既然标儿你不喜欢天方,为什么不直接绕行到欧洲去?还有,为什么要叫他们非洲?要是我,就给他们取名叫西洲!”

朱标道:“只是我的习惯而已。等见到了他们,我们可以与他们商议,他们想要什么名字。利益动人心,我想欧洲人肯定非常希望与我们有密切的联系。”

朱标在地图上划了一下:“我会游说他们在这里开辟一条运河,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就叫洪武运河,如何?”

朱文正立刻道:“四叔他又没出力,凭什么什么好处都让他占了?叫朱标运河!”

弟弟们全部同意:“对对对,叫朱标运河!不然大哥你现想一个年号出来!”

李文忠也跟着开玩笑:“不如叫太宗运河,标儿你以后肯定是明太宗。”

俞通海非常想要融入进来,于是道:“我看洪武运河就很好,皇上一定会很高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