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小纨绔他有点乖[穿书] > 第129章 晋·江唯一正·版-番外

第129章 晋·江唯一正·版-番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三哥登基啦】

哥哥回京后, 我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除了功课有点多之外,别的都和从前差不多。

不过三哥和哥哥经常带我去京郊玩儿,偶尔还会带我打猎。

我从前一直以为哥哥不会骑射,后来才知道他骑马很厉害, 射箭也很准。

当然, 和三哥肯定还是没法比的。

三哥不仅骑射好,枪也耍得好, 我和哥哥都喜欢看他耍枪。

有时候三哥会故意换上一身帅气的武服, 在哥哥面前耍枪。每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哥哥的眼睛里像是有星星。

不久之后, 礼部便筹备好了三哥的登基大典。

大典之前,哥哥原是说了不会去看, 因为三哥说仪式太繁琐,怕他会累。

但是到了那一日,他忽然又改了主意。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三哥难得穿那么漂亮的礼服, 他想去看看。

大典那日,三哥特意让礼部的人安排我与哥哥站在了一起。

因为哥哥当初在父皇病重时,帮了三哥的大忙, 所以朝臣们也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后来我听先生说, 哥哥当初做的事情, 叫“从龙之功”, 反正就是三哥再怎么宠信他, 都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当初若是没有哥哥的帮忙,京城说不定要出大乱子。

再加上哥哥的商队当初对戍北军也有大功, 所以他理应被三哥重用。

我听双喜说, 还有朝臣提议要三哥给哥哥封个爵位。

三哥犹豫许久, 并没有答应给他封爵,而是给了他一个虚衔,叫太子少傅。

这个职位在我朝原是辅佐太子,教导太子德行的人。

可本朝如今没有太子,只有我这个“皇太弟”,所以哥哥这个太子少傅,就成了我的先生。不过他和别的先生不大一样,不会每日去宫塾里教我,而是会在平日里对我言传身教。

后来我才知道,三哥封了他这个虚衔,也是为了让他以教导我的由头住在宫里。

不过哥哥并没有将这个职分当成幌子,他是真的尽到了少傅的本分,我后来学会的很多做人的道理,都是他教我的。

登基大典那日,我与哥哥穿着礼服站在队伍的最前头。

我们身边有二哥、五哥,还有七哥。但大哥、四哥和六哥因为之前犯了错误,所以没能回京参加三哥的登基大典。

那天的仪式,确实像三哥说的那样,很繁琐,时间也很长。

我站在哥哥旁边,累得够呛,还好哥哥口袋里装了糖球,中途偷偷往我嘴里塞了一颗。

我记得那天的三哥特别英俊,穿着礼服立在祭天的台子上,接受百官的朝拜。我觉察到身边的哥哥看着三哥时,眼睛格外明亮,唇角也带着温柔的笑意。

三哥在接受完朝拜之后,远远朝着我们的方向看过来。

虽然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我知道,他此刻一定也用同样的神情看着哥哥。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三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

哥哥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才会来看大典,他要亲眼见证三哥人生中的这个重要时刻。

那天三哥从祭天的台子上下来之后,便走到了我们身边。

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朝哥哥伸出了一只手。

哥哥明显愣了一下,眼睛里满是震惊。

但他并没有去握三哥的那只手,而是俯身抱起了我。

我看到他们短暂地对视了一眼,虽然谁都没有说话,却好像彼此都明白对方的心意。

就这样,哥哥抱着我一起,在百官的注目下,陪着三哥走过了那条长长的玉阶。

三哥登基后,并没有挪宫,依旧住在福安宫里。

他也没让人重修过那里,一切的规制都还是和从前一样。

他仿佛不怎么享受当皇帝带来的尊崇和殊荣,除了称呼有所改变之外,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和从前没有太大的差别。

先前众人为他准备的地方,最后倒是便宜了我。

不过念着我如今年纪还小,哥哥说不应该把我和娘亲分开,可以等我大一些的时候再挪宫。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在娘亲的住处以及福安宫互相蹿着住。

不过三哥嫌我打扰他,经常等我被哥哥哄睡后,就把我抱到偏殿去。

时间长了,我倒是习惯了。

每次晚上睡着的时候还在三哥和哥哥的榻上,醒来就到了偏殿。

哥哥刚搬进宫里住的那段时间,总是有点不自在,生怕旁人会说三道四。

但出乎意料的是,朝臣们并没有对他住在宫里一事发表太多的看法。

据来喜说,这是因为三哥将哥哥保护得很好。

后来我还听说,有个别朝臣私下说过什么,后来被三哥单独叫去御书房谈了话。

那些被谈话的朝臣没有受到任何的责难,但谁也不知道三哥和他们说了什么,从那以后,朝中就没人敢再议论哥哥了。

在三哥登基后的第二年,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当时不知是谁,在宫宴上喝了酒,朝三哥提起了子嗣一事。

三哥那日发了很大的火,将酒杯都摔了。

后来我听双喜说,三哥在第二天的早朝上,当庭又怒斥了那个人,还罚了他的俸禄。

理由是,三哥已经立了我做储君,那人催着三哥延续子嗣,是对我的大不敬。

若非念在对方酒后失言,三哥定要重重罚他。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朝中再也没人敢朝三哥提过子嗣一事,因为不管谁开口,都得先顶着个不敬储君的帽子。这样得罪三哥又得罪我的事情,傻子才会去做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朝臣们也渐渐确信,三哥和本朝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一样。

他没有立后,也没有子嗣,后宫里空空如也。

很多人慢慢猜到了三哥和哥哥的关系。

或许是因为三哥对哥哥太在意,又或许是因为三哥一直不愿立后,总之日子久了,纸就渐渐包不住火了。

但是这个秘密慢慢被众人知道,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这时,朝臣们早已接受了我这个储君,也接受了三哥不立后、不纳任何妃嫔的决定。再加上哥哥这些年将我教导得很好,所以他在朝中很受人尊重,几乎没有什么人讨厌他。

有了这些前提之后,朝臣们接受起这件事就容易多了。

除了个别朝臣会抱怨几句之外,几乎没有人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三哥说,这叫“渗透”。

当初他不敢骤然公开和哥哥的关系,是怕消息来得突然,引起舆论对哥哥的口诛笔伐。

但这些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让旁人习惯并认可了哥哥的存在。

等到朝臣们发现真相的时候,内心早已不知不觉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样一来,大部分人得知此事后的反应就不会是难以置信,而是“原来如此!”

那一年的除夕宫宴,三哥要哥哥和他坐在一起。

但哥哥不想陪他坐在主位,因为宫宴的坐席是主位居中,宾客各列左右两侧。

换句话说,坐在主位上,全程都会成为焦点。

哥哥说那样连吃东西都不自在,很尴尬。

后来三哥干脆让人撤了主位,陪着哥哥坐在了宾客席中。

次日朝臣们还议论,说三哥是大孝之人,主位应该是留给了太上皇,也就是我父皇。

我觉得朝臣们有时候也挺有意思的,他们虽然接受了哥哥和三哥的关系,但是好像总不愿正面承认。所以三哥每次做什么和哥哥有关的事情,他们就会替三哥找别的借口。

例如三哥宫宴不坐主位,不是为了和哥哥坐在一起,而是为了给父皇留个位子;

年后三哥多歇了几日的朝,不是为了陪哥哥去别苑多住几日,而是为了体恤朝臣们的辛苦,让他们多陪陪家人;

正月十五三哥特意让人在城楼上放了大当家楚东制的烟花,不是为了哄哥哥高兴,而是为了让百姓大饱眼福……

反正他们总是能替三哥找到借口,三哥也懒得解释。

顺便说一句,放烟花是从三哥私库里出的银子,他哄哥哥高兴从来不用朝廷的钱。

他说花自己的银子哄自己的人,这样比较酷!

【3、原来你们只想过两人世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