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890东南亚之王 > 第九百三十七章 君主立宪俄国

第九百三十七章 君主立宪俄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惜,弗拉基米尔及其所代表的派系,在临时政府中是少数派。

即便他的倡议得到了士兵、工人、农夫们的拥护,也是1样。

因为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能来参加会议的都是“上流”人士。

在之前,弗拉基米尔还能因为得到大多数人口、士兵的支持而影响政府的话,现在已经不行了。

随着华夏帝国前进,战况也传到了欧洲。

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萨哈林岛等接连被华夏帝国占领。

俄罗斯帝国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只剩下了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除此之外,1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理论上已经被华夏帝国攻占。

这些地区也许还有大量的城镇控制在俄国人手里,也许还有成建制的俄军游荡,但是没用了。

铁路沿线城市被占领,铁路被控制,重要的水路被切断,实际上已经将其分割了出去。

失去补给的城镇和俄军也许能活下去,毕竟西伯利亚物产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没有道路,绝对不可能壮大。

至于通过公路运输?别闹了,不说这么远的距离,光西伯利亚的道路条件,就不支持这个选项。

可以说,俄罗斯帝国在几个月内失去了3分之2的国土……至于人口和工业损失倒是不大。

但是,对于心中有俄国概念的底层民众和士兵来说,这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了。

亡国的威胁迫在眉睫,想到同样亡国的犹太人的下场,许多俄国人希望向华夏帝国开战,并消灭他。

俄国中下层普通特别是中老年人,对于华夏帝国的崛起还没能适应,印象中依旧是那个被俄国吓1吓就割地赔款的华夏。

种种原因加在1起,弗拉基米尔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3十7票反对,5百6十3人同意,既然大家同意,那我便向陛下发报了。”

“等陛下回电后,我会立即解散临时政府,各位同僚,和你们共事很荣幸,新政府见。”

格奥尔基亲王没有因为争吵而停止,统计结束后,立刻宣布了结果。

8月十5日,临时政府宣布接受米哈伊尔2世的条件,命令士兵等待收编,宣布政府解散,俄罗斯帝国政府为唯1合法政府。

当天,米哈伊尔2世宣布进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授权格奥尔基亲王组建内阁,仿照英国模式组建上院和下院。

米哈伊尔这样说,同时也打算这样做。

不过他仿照的只有君主立宪体制改革,议会也是仿照的最初的议会,而非英国当前的议会模式。

在英国光荣革命后,权利从国王过渡到了议会,不过主要集中在上议院,而非下议院。

直到十9世纪中后期,下议院的影响力才逐步占据上风,并且在2十世纪初期完成对上议院的限制。

阿斯奎斯最主要的功绩之1就是成功限制了上院的权利,取消了上院无条件否决下院提案的权利。

米哈伊尔要做的,当然是给下院1些权利,然后让上院和下院去斗。

理论上他的权利是交出去了,但是现在在进行战争,他完全可以获取部分权利例如军队指挥的权利,然后让他成为惯例。

总之,俄国表面上收拾好了自身的麻烦,开始将精力放到了华夏帝国身上。

当然,黄祸都喊出来了,米哈伊尔2世没想自己承担,而是不断的寻找队友。

英法德等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毕竟他们还要死斗,没钱没精力支持俄国。

只有美国,对米哈伊尔2世伸出了“援助之手”,愿意向其出售物资——不过要现金支付。

美国不怀疑华夏帝国会不会灭掉俄国,有乌拉尔山阻挡,华夏帝国大概率没这个能力。

但是他怀疑俄国的支付能力,俄国现在已经欠下了数百亿美元的外债,每年光是利息就是1大部分。

而这些用于战争的经费,除了让俄国的收入变得更低以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无他,俄国战败了。

不过,米哈伊尔2世很有精神,在欧洲战败了,他准备去亚洲捞回来——在他之前的沙皇都是这样做的。

包括他的哥哥尼古拉2世,虽然没有打赢日本,但是在远东和中亚也完成了扩张。

也正是在远东遭遇挫折之后,俄罗斯帝国才扭头转向西欧和南欧,进而促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陛下,临时政府已经下令解散,格奥尔基亲王正在向基辅赶来,下1步我们怎么做?”亚历山大上将看着正在沉思的米哈伊尔2世问道。

“当然是集结俄军,让你的人去莫斯科,控制住那地方,还有铁路沿线。”

“我会调1个集团军去叶卡捷琳堡,快要入冬了,今年就这样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