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玄德 > 五百七十八 我家族当以耕读传家

五百七十八 我家族当以耕读传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氏立足,要靠经典,靠学术,而不是靠土地和财产,土地财产太多,容易引发一些不好的事情,这些事情不是刘备希望看到的。

作为家族的主人翁,刘备希望能在家族内部发扬光大耕读传家的精神,不管男女老幼,不管高矮胖瘦,不管贫贱富贵,都要亲自下地劳作,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习字,农耕读书两不误。

而且,尽可能地减少奴隶的使用,尽可能的亲历亲为,不要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如果将来他回家族省亲,发现有族人不会农务,不懂农耕技术,他会非常遗憾。

这话刘备是在全族相送的时候说出来的,他相信刘氏宗族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至于听到之后他们会怎么做,刘备就不能确定了。

他是真切的希望这个家族能够走上耕读传家的路子,而不是成为一个耀武扬威的恶霸一样的存在死,如果那样的话,他不介意亲手处理这个家族。

所以在最后,他握着刘勃的手,对他说了一些心里话。

“我希望在未来几年间,咱们刘氏可以从商务上完全脱离出去,族人不要再经商,铁也好,盐也好,酒也好,什么都不要去经营了,卖了,守着咱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是最好的。

经商可以让一些族人快速致富,也会让族内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不太希望刘氏宗族内出现什么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也不希望族人过多的抛头露面,还是牢记四个字,耕读传家。”

刘勃看了看刘备,犹豫片刻,缓缓道:“只是我的话,是没有问题的,我当然愿意这样做,但是旁人……我不太确定。”

“那就慢慢来,反正,希望我下一次回来的时候,咱们的族人不仅会读书,也会耕田种地,知道农业生产的苦,不会变的骄奢淫逸。”

刘备拍了拍刘勃的手:“叔父,好做,好做。”

刘勃只能点头,尽管他心底里并不清楚刘备这般主动约束族人到底有什么想法,但是作为这个家族绝对的主心骨,刘备对家族的要求,族人们是不敢违背的。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离开涿县之后,刘备一路向南,行军速度维持在一个比较快的程度,四月十日,大军抵达了邺城。

在邺城,刘备对冀州的一些事情做了安顿。

因为冀州眼下也没有合适的长官,也有很多官员空缺,更有一些需要问罪的家族还没有来得及问罪,所以刘备也打算进一步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在冀州也发展一批【门生故吏】。

不过冀州的目标明显比幽州要大,正大光明在幽州拿权力还好说,要是在冀州也那么搞,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所以在冀州,刘备决定稍微收敛一些,与古文学派、宦官集团还有地方上一些支持自己的势力做一下利益分割,自己主要把持常山国、中山国和河间国,剩下的郡国则安排其他势力的人来担任长官。

然后,大家一起对冀州进行一波大清洗,把本地势力借着造反的由头清洗一通,剩下来的利益,就差不多可以雨露均沾了。

这一波利益从冀州本地人手上转移到了宦官手上,又从宦官手上转移回了本地人手上,最后,再由其余各方势力主导进行清算,再一次转移到以刘备为首的各方势力手上。

所以天下间的笑容总量并未增加或者减少,只是在不断的转移而已,而这一次,转移到了和刘备走得比较近的一伙人脸上。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这一波分润之后,刘备估计内部的一些不满和外部的一些针对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然后,就该卯足全力对今文学派发起最后的猛攻了。

他是很强,但是还没强到独步天下的地步,所以,姑且还需要有人帮着他一起搞事情,利益的分润是不可避免的。

袁绍用宦官的利益来拉拢冀州人对付他,他就用冀州反对派的利益拉拢雒阳朝廷和地方上的势力,一起把矛头对向——今文学派。

打死今文学派,然后大家一起瓜分今文学派丢下来的那些“刀乐”。

当然,兔子尚且学会了蹬鹰,今文学派也绝对不会没有任何应对措施,他们不会坐以待毙。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