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 > 1732.第1728章 托付

1732.第1728章 托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谢迁对于朝事意兴阑珊,已有半个月未入朝,这段时间一直称病不出,反正司礼监窃占权力,当前朝廷大小事情他都无法做主,谢迁便索性把朝事交给焦芳和王鏊处置,躲在家里当个闲散人。

若非谢恒奴回来,他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未展露笑颜。

谢家聚在一起吃了餐团圆饭。

谢迁笑逐颜开,饭后让谢恒奴进内宅跟家里的妇孺说话,自己则把当日轮休的谢丕叫到书房。

谢迁有告老还乡的打算,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去年考中探花的谢丕,自己可以躲避官场的是是非非,但初入官途的儿子却不行。

他本有意让儿子跟他一起致仕,但想到谢丕风华正茂,便不忍心了,但他又怕自己致仕后刘瑾会专门针对谢丕,因此准备多交待几句。

“……父亲,难得今日这么高兴,君儿有数年未曾回府,未曾想她现在做了母亲,还那么古灵精怪,再看到侄孙女如此活泼懂事,实在让人高兴。”

谢丕没有谢迁那么多愁善感,沉浸在天伦之乐中不可自拔。

谢迁板起面孔:“以中,你入朝有些时日了,翰苑的差事做得如何?”

被父亲问及公事,谢丕涨红着脸道:“父亲大人,其实如今翰苑内无多少差事可做,陛下登基不久,尚未有太子,加上经筵日讲俱都停顿,草拟诏书之事也为阉党窃占,平时除了内书堂教书以及修撰《孝宗实录》外,实在没别的差事可做。”

“孩儿刚入翰苑,没多少资历,教书以及修撰之事均为前辈翰林所做,孩儿只是帮忙打个下手。”

谢迁听了儿子的话,有些恼人本来就有互相馈赠的传统,之前清正廉洁如刘健、李东阳等人,也经常接受一些价值连城的书画馈赠,这在朝中并不被视为贪污纳贿,反而成为美谈在民间传诵。

但在沈溪看来,不管是什么礼物,哪怕披着文雅的外衣,受贿就是受贿,收下就会有后患。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整天都在琢磨如何巴结上司,连续碰壁后便学会对症下药,虽然在这时代收受艺术品很常见,但沈溪依然不准备冒险。

“……李将军深情厚意,本官心领了,但本官此番只是回京途径居庸关,若接受你馈赠而为言官攻讦,好事倒变成坏事了。”沈溪微笑着回绝李频馈赠。

李频有些着急了:“大人只管放心,驿馆内外都没有外人,消息绝对不会泄露出去,且末将送的都是文人赏玩之物,效仿先贤附庸风雅,并非有意向大人行贿。”

沈溪笑道:“是否行贿并非由本官定性,被外人知晓终归会说三道四。你也知道,本官此番回京,差事可不好当,不想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若沈溪板着脸说话,李频或许会担心,但沈溪从头到尾都是微笑着说这番话的。李频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明白沈溪当前的处境,知道他担心会被“有心人”攻讦,只好让人将礼物抬回去。

二人分宾主坐下,沈溪问道:“李将军一直在宣大地区为将,可有回京打算?”

李频心潮澎湃,认定这是沈溪示好拉拢,诚恳地道:“大人,末将一介武夫,留在长城关口镇守一方,效忠朝廷才是正理,回京怕是无用武之地。”

沈溪微微点头:“李将军所言有几分道理,武将之责在于保境安民,但京师并非只有文职,京营尚有许多空缺,李将军如何看待?”

李频略微有些迟疑,随即认真地说道:“回大人,与其在京营为将,无所事事,不如留在边军,至少能得个清闲。”

沈溪笑了笑,他能理解李频的心态。

在京城当武将,天子脚下掣肘太多,就算是练练兵都会被限制,更别说贪污受贿了。而在居庸关担任指挥使则不同,这里除了守备太监外,旁人根本对李频没有影响,虽然称不上山高皇帝远,但至少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

沈溪本有调亲近之人回京掌兵的打算,目的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不至于手头无人可用,但他不会勉强,毕竟李频跟他交情不深,就算沈溪要用人,也会先用马九、王陵之乃至张老五、荆越这些人,而不会用那些跟他无法交心的将领。

沈溪再跟李频说了些军事上的事情,连居庸关防备上的纰漏也都说了。

他没有跟李频详细谈及刘瑾的事,在李频确定不会回京后,沈溪知道跟一个“外人”说阉党擅权不合时宜,这些话有可能会传到刘瑾耳中,于大局无益。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