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 > 1896.第1892章 深居简出

1896.第1892章 深居简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没过多久,已是街知巷闻。

就算朝中那些大臣不想传播,刘瑾也会努力把这消息散播开,他采纳谋士张文冕的建议,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朱厚照和沈溪交恶,如此君臣间的矛盾便会彻底公开……无论朱厚照是对是错,臣子跟君王对着干,那忠诚方面就一定有问题。

这是刘瑾逼沈溪离朝的一种方法。

此时沈溪选择闭门不出,就连他所负责的接待外邦使节的事情,也都交给胡琏等人处置。

鞑靼、朝鲜等外邦使节迷迷糊糊的,看不太明白大明京师形势,他们来京城前,对大明朝廷的格局有所了解,知道现在大明最有名气和实力的大臣,除了司礼监掌印刘瑾外,就是兵部尚书沈溪。

而沈溪跟外邦的联系更紧密一些,因为沈溪自打领兵以来从无败绩,尤其是对鞑靼人而言更是一场噩梦,连续几个大胜仗下来把鞑靼人的脾气都打没了。

由于沈溪声名远播,就算跟大明一向保持友好的朝鲜,也怕大明突然找借口,派沈溪领兵将朝鲜纳入版图。

沈溪丝毫不管外面的事情,在家娱妻弄子,完全不过问政务。

由于沈溪的情况极为敏感,兵部那边没有人前来烦他,好在边关无战事,军事学堂也已步入正轨,不需要沈溪过问。

朱厚照那儿没有任何消息,就像以前一样,皇帝不问朝事,朝臣各干各的事情。

刘瑾还是像以前那样骄横跋扈,六部和地方上的事务没有任何变化。

这件事好像被人彻底遗忘一般。

可惜的是,朝中每个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就连朱厚照自己也没有把这件事忘记,但这会儿朱厚照羞于见人,知道自己得罪了朝臣,对于举行朝会没有任何兴趣。如此一来,刘瑾一手推动的王鉴之等跟与其有间隙的大臣被革职的事情,不得不暂时放下。

刘瑾非常恼臣,刘玑心底还是想跟正统文臣搞好关系,准备走沈溪的路子。本来请帖已经送过去,但因为沈溪跟朱厚照闹掰,今天没有来参加婚宴。

不过当天焦芳、刘宇等人都来了,给他府上的宴席增色不少。

席间祝酒后,几人到了后堂见刘瑾。

刘瑾把来意说明,毫不掩饰对沈溪的憎恶。

“……咱家为朝廷鞠躬尽瘁,姓沈的小子居然在陛下面前攻讦咱家,你们可要为咱家想个办法,最好定他的罪!他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刘瑾嚷得欢,但就算他手下的人,也并非完全跟他一条心。

焦芳这样的阁老自然顾着身份,这种党争,甚至涉及私人恩怨,他根本就不想理会,而刘宇和刘玑则想为自己留条后路,不愿意出谋划策。

这会儿最上心的人是张彩。

张彩能力很强,短短几个月时间便从吏部主事做到侍郎,差一步便为吏部尚书,但他想爬上天官的位置,就得把刘宇干下去。

现在张彩已经在帮刘瑾打理吏部的事情,二把手总领一切,刘宇的权力几乎被架空,但名义上始终是二把手,没有扶正,他想寻求机会得到刘瑾进一步信任和提拔。

“刘公公没有拿兵部沈之厚的奏本去宫中面圣,对陛下陈及此事?”张彩问道。

刘瑾道:“咱家若能见到陛下,这会儿也就无需如此发愁了……陛下听信那小子的谗言,召见内阁谢于乔问话,这一老一少在朝中可说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陛下现如今对咱家产生怀疑,每次请见都被喝退!”

张彩环视在场之人,无一人出来说话,显然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有些棘手。

最关键的是,他们虽然被人打上“阉党”的烙印,但自认为没有做伤天害理之事,卷入不深。如今刘瑾连请见皇帝都无法做到,或许已失宠,他们心存疑虑之下,不想跟刘瑾绑得太紧,所以才会表现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