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 > 1939.第1935章 三不管

1939.第1935章 三不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溪于七月十六带领人马抵达宁夏镇外,并未第一时间进城。

,其实他不想跟林恒谈更多的事情,毕竟林恒代表的是三边地方平叛武将的利益,跟曹雄基本上算是一伙的,而他星夜兼程赶至延绥报讯的目的,就是帮曹雄说项。

林恒紧张地道:“大人,其实曹总兵所提之事迫在眉睫,固原地方人马不能在宁夏驻扎久了,现在大人的兵马已至,加上杨大人的人马,地方安稳已能得到保障,是时候重建宁夏防御体系。”

沈溪抬头打量在场几人,除了林恒说话外,荆越、胡嵩跃和王陵之都插不上话,显然委命总兵官这种事对他们而言显得太过遥远。

他们只是中层将领,跟总兵官级别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是朝廷乃至皇帝的权力,沈溪或许可以代天子决定一个临时总兵官人选,但这一切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唯独林恒,因涉及切身利益,还有他对朝廷之事比较了解,才会主动提出。

沈溪看着旁边的张永道:“张公公,你怎么看?”

张永道:“咱家?咱家当然希望沈大人能听曹总兵一句,安排个临时总兵官……”

“那安排谁?”沈溪问道。

一句话便把张永给呛了回去,嘴上说站在曹雄一边容易,但涉及具体事项,张永就抓瞎了。

沈溪语气平缓,道:“宁夏镇因这次叛乱,总兵以下所有官将都未能幸免,要追究责任的话,恐怕有不少人要人头落地,本来杨英和仇钺二人可以胜任,但不管是论功或论罪,都没到委命新总兵时,事情恐怕最终要等朝廷安排……”

张永问道:“那大人就不打算安排宁夏总兵官咯?”

沈溪道:“本官在宁夏,朝廷委命状下来前,暂且不会回京,这总兵官人选由陛下钦定,旁人无从掺和!”

张永看了林恒一眼,心里惊讶,暗忖:“本以为沈大人准备进城跟杨大人商议后再做决定,现在看来分明已有决断……如此一来,岂不是未来一两月都要驻扎宁夏边城?斗刘瑾的事要延后到几时?”

“沈大人准备进城后,落榻何处?”张永问道,“曹总兵和杨大人应该都准备好寓所请大人去住……”

沈溪面色镇定如常:“本官率军进城,当然是跟随兵马一起住……宁夏城防布局本官已看过,进城后先把营地扎好,除非有战事,否则本官不会干涉城防事务,一应防务俱由曹总兵所部人马负责,剩下的事情,则等朝廷决断!”

张永急道:“什么事都要朝廷决断,那大人进城图的是什么?”

显然张永不甘心,本来就因为出兵慢了把首功拱手让出,现在跋山涉水到了宁夏,沈溪居然来个三不管。

要知道沈溪现在随便安排一个临时职位,都能让张永赚得盆满钵满,没有军功也有大把银子进项,但现在沈溪却把权力归还朝廷,张永根本不能理解。

沈溪道:“本官到宁夏,乃是奉皇命平叛,现在叛乱已平息,论功请赏之事自应由朝廷完成,本官的目的变成安定一方,若有叛乱或者外夷入侵,本官便起兵抵御,若非如此,本官不想干涉地方事务!”

沈溪这番话掷地有声,张永知道多说无益,干脆拂袖而去。

就算现在张永跟沈溪站在一道对抗刘瑾,两人也没法在所有事项上达成一致,张永贪财,而沈溪却严守规矩。

连监军太监张永都没资格说话,林恒更不会说什么,他感觉沈溪所言其实也是对他有所警告,你跟我是姻亲不假,但涉及军政事务,你没资格指手画脚,尤其你有一定政治倾向,更不能以你的意见来左右我。

王陵之、荆越等人来宁夏的目的是为了军功,自始至终都作壁上观。

……

……

姓宋的参议回到宁夏镇城,在总兵官府见到曹雄,将沈溪的意思转达。

曹雄皱眉道:“沈大人果真如此说的?”

姓宋的参议道:“沈大人的意思是所有事情等他进城后再议,且大人请他到总兵府落榻,沈大人也无此意,若明日他见过杨大人,事情就不好办了!”

曹雄轻叹:“本将领兵征伐逆贼,虽侥幸平息叛乱,但初时未得朝廷调令,便将防线推进至黄河东岸,总有不妥。如今迟迟不回固原,怕是有人会在背后做文章,看来要多给司礼监刘公公送一些礼才可!”

姓宋的参议问道:“那将军到底是要跟沈大人连成一线,还是要跟司礼监刘公公结成一党?”

曹雄冷声道:“刘公公始终在京城,能影响到陛下的决断,我为了保住官位,当然要巴结他。”

“但现在宁夏军功奏请,由沈大人负责,本将也得巴结好,总归多花一点银子没错。这次从叛逆手中缴获不少,给沈大人送去一些聊表心意,只要他能在跟陛下的奏本中将我列为首功,封侯之事为期不远矣!”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