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283章 283不如迁都

第283章 283不如迁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83章283不如迁都

朱元璋暗自赞叹了一句。

论这种商业上阴损玩意的动脑筋,他们还真没有王布犁脑瓜子转的快。

“那就如此安排吧。”

朱元璋对于削弱北元实力这件事是极为上心的。

目前大明周遭称得上对手的也就是这么一个势力了,老朱自是十分重视。

若是他能够一口气平推过去,老朱也不会用王布犁这种七拐八拐的迂回招式。

奈何现在大明的实力,还是无法完全干掉缩在塞外的蒙古人。

朱元璋此时也站在王布犁旁边,仔细的瞧着他画的那个圈子。

“哦?”朱元璋一边看着奏章一边道:“说说看。”

宣德就已经开始拖欠了,待到瓦剌留学生事件后,就更没有什么皇帝能够抑制住江南地主们的土地疯狂兼并了。

待到将来朕会补偿你的。

这小子怎么总想着要给朕整个大活啊!

王布犁也没言语,他则是在想着,天底下有几个人跟你一条心的啊?

自从石敬瑭当了儿皇帝之后,北方脱离华夏统治几乎近四百年了。

“倒是没有。”

如此一来,总比大明将士出去溜达一圈,蒙古人立马远遁不跟你对战,保存实力。

更不用说北元皇帝以及贵族们更是不敢抵抗,直接放弃整个华北。

“可是襄阳城以及钓鱼城全都阻挡强大的蒙古人数十年,连蒙古大汗蒙哥战死,才给了忽必烈上位的机会。”

“可是遇到艰难的阻击了?”

胡惟庸当然知道反对的多是淮西集团的,那些浙东党派之人,是捏着鼻子支持的。

“哎。”

王布犁话里的意思没有往外说,那就是经过宋元这么一耽误,南北分裂其实蛮大的。

胡惟庸瞥了王布犁一眼,见他像是思考的样子,随即开口:

“陛下,如今天下事情越发繁多,臣一人难以招架之力,右相一职一直空缺,还望陛下能够尽早找出人选。”

“若是北方丢失,南方政权大多都想着划江而治,非得打过去北方做什么?

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你能有多少匹战马同北方骑兵硬抗的!”

“胡惟庸。”朱元璋又喊了一声:

“朕把帮手给你找来了,汪广洋善于处理繁难事务,且屡献忠策,你们两个联手把朕提出的问题给解决喽。”

清廷没了威慑力,江南地主们依旧是我行我素,该不交税就不交税。

“简单。”王布犁示意宦官把大明的地图给展露出来,他拿着打磨光滑的小棍子指着北方:

毕竟以前想要作为大明首都的凤阳,被迫放弃了。

胡惟庸很快就把针对人群又给拐到江南士人头上去了。

说实在的,国子监的学子们大多都是南方人,至于北方人简直是少的可怜。

这件事胡惟庸也不愿意自己出头。

反倒自家军队容易耗费许多军费,甚至还有生病之类的,一无所获强上许多。

“宋朝之后,朕觉得历任皇帝都会想明白一个道理,若是想要维护大一统的江山,燕云十六州是万万不能丢弃的。”

或者说不敢爆发,只能期盼着老朱能够早点累死,较为仁慈的太子朱标上位。

待到朱标挂了之后,年岁已大的老朱就绝了这份心思。

王布犁的这個招子,浙东集团的不想认也得忍,淮西集团的根本就不在乎。

或者说江南的地主们,大抵是只认刀子不认人!

这件事指定是老朱自己个规划的。

王布犁瞥了朱元璋一眼,这个从底层上来的皇帝,对于一些事情想要瞒过他也很难。

胡惟庸自觉失态,连忙往旁边轻微扭动了一下身体,向天子表明我们俩真不是一伙的。

胡惟庸也看向身侧的王布犁,心想这种话题他都敢接茬!

胡惟庸没成想天子依旧会把汪广洋给调在这个位置上来,他本以为是王布犁的位置。

那个时候老朱的身体已然是要垮了,眼睛都失明了,不少政务都交给朱允炆去干了。

毕竟没有了这条路,天子又不开科举,察举制几乎被淮西集团垄断。

毕竟明面上的四个人可都是淮西集团这个小圈子的。

可显然因为老朱偏袒胡惟庸过份,导致汪广洋已经心灰意冷,再也没有什么进取心了。

朱元璋稍微想了想:“汪广洋在广东听闻病了,看来是不适合那边的气候,且叫他回来担任右丞相吧。”

凭什么大明打过去,这块地界就必须是我大明的疆土?

反正我南人的老家又不在那块地界,他们祖先还带着蛮人下来欺负过我们。

老朱就只能让他离开朝廷中央去好好思考一二,毕竟相比于胡惟庸,朕还是更加信任你的。

那军队一下子就能变得强大起来,光靠南方士卒是很难抵挡的。”

朱元璋轻微颔首,如今大明的各种赋税都是严重偏向于江南地区。

毕竟太子也算是他们的“座师”了。

倒是朱标连忙追问:“为何?”

大家才是自己人,其余的都是外人。

但因为大明开国以来,事情过于繁杂,这件事就一直拖了再拖。

所以浙东集团的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便是变相的支持王布犁的操作。

王布犁也听出来胡惟庸的画外音了,愿不得老朱要提拔胡惟庸,甚至还给他独相的机会。

奈何就是不善于在官场上厮混,上书告了胡惟庸一次没被准许,自己就先害怕了。

即使游牧民族不擅长攻城,可是他可以驱使手底下的汉人军队去攻城填线,那么多的人口就硬刚你一个城池,伱的人口补充能有多少?

有了这层关系在,纵然是东南地主想要在朝中掌权,那也不是铁板一块。

雍正一死,官绅一体纳粮也就结束了。

更不用说除了王布犁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被太子朱标给亲自挑选上来的。

“嗯。”朱元璋轻微颔首:“这帮人跟咱不是一条心的。”

大抵也会跟南宋一个样子。

他们就开始笃定老朱活不了几个年头了,搞事来了。

朱元璋瞧着胡惟庸:“胡相,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朱元璋搞出一个虚假的带路侯用来宣扬,其实内心深处是真的渴望能出现几个带路的。

朱元璋又提了一个话茬,这次王布犁没有接过来,他知道老朱是要掀起大案牵连一大批人的。

王布犁倒是没什么顾忌的,你敢问我就敢说。

就算是对北方学子们多加降低录取标准,可还是比不过南方的士人。

“啊?”

那里的皇宫成了大明最大的烂尾楼。

但朱棣反攻成功,本就在朱元璋的预计当中。

“若是为了剿灭北元,南京确实不适合当做都城。”

“我不否认,但是襄阳与钓鱼二城能抵御三十多年,能反攻回去光复旧土还于旧都吗?”

王布犁在东南沿海地区画了一个圈子。

就算是填充人口,那也是从山陕之地迁徙到北平周遭去。

临安这个国都那可真就是偏安一隅,根本就没有想要反攻北方的意思了。

胡惟庸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元朝到了末期就无法对东南收上税来,我大明离得远了,就能避免此事吗?”

因为他知道朱标是出去考察国都的地理位置,才会染病回来就挂了。

朱标把这段史实给贴了出来。

否则老朱也不会各种想法子从这帮人身上薅羊毛。

盐铁茶布匹之类的物资,猛然跟就很少能够制造出来,全都是紧俏货物。

王布犁意外的瞥了胡惟庸一眼,不得不说老胡是有点眼光的。

王布犁直接就给了老朱一个看似肯定的答案。

胡惟庸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王布犁选材的法子是有这种深意的。

主要也是大明大军,没法长久的驻扎在塞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