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炮灰逆袭录 > 二百三十五 杀与不杀

二百三十五 杀与不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不弃不由愣了一下,问道:“是不是杀人太多了?”

文彦博却毫不在意地说:“杀得少了如何震慑乱匪?待大军移防,他们再出来作乱又该当如何?”

原来只知道大宋这帮文官凶狠,没想到这么狠。按照文彦博的主意,至少要杀好几千人,李不弃自认胆大,但是也没有这个胆子。

从过往的传闻来看文彦博就是个拿人命不当回事儿的。当时文彦博刚刚回京,有人说他能干,举了个例子,说他任益州知州时曾在钤辖官舍踢球,听到门外喧嚣,一问是个什长鞭打一兵士,而兵士拒不认错,于是文彦博让他们进来,询问了事情原委,命人把兵士拉出去接受鞭打,但这个兵士还是不认罪,文彦博叫人把他斩了,踢完球后才回家。

通过这个例子,李不弃就知道文彦博不是什么好鸟,因此也就不打算在人情上纠缠了,只说:“下官以为贝州之事闹得这么大,祸首确实张得一。若不是他横征暴敛,克扣军士粮草,便有些乱子也不过是疥癣之疾。要杀,就先要杀张得一。”

文彦博的脸一下子就撂了下来:“我大宋不杀士大夫。”

李不弃问:“难道张得一这样的败类也可以称为士吗?”

“张得一的事自有陛下和相公们裁决。”文彦博又把赵官家抬出来当挡箭牌。

李不弃恭敬地说:“下官对安抚的作法不敢苟同,既然如此,下官也自己具本向陛下陈述己见就是。”

“那好,就这样吧。”文彦博黑着脸说。

————————————————————

赵祯和相公们接到贝州报捷的文书先是长舒一口气,立刻却又因为安抚使和副使各自上的奏折产生了分歧。

“陛下,臣以为文枢副所言甚是。贝州一乱,河北各地弥勒教闻风而动,天下震动。现在天下人都看着,若是此次轻轻放过,那么必然有心怀侥幸之徒效仿,以后只怕要国无宁日了。”在崇政殿里陈执中慷慨激昂地说着。他这个宰相当然不希望再出这种乱子,否则就是他这个宰相的失职啊。

给事中归班吴育立刻说:“臣以为不可。文枢副只说要杀人以儆效尤,却没有说要杀多少人,李军监却说按文枢副的法子要杀几千人。臣以为杀人太多,有损陛下圣德,不如按李不弃所言,对作乱的贼人详加甄别,罪重的就发配沙门岛,胁从的从轻发落,如此恩威并济才是长治久安的法子。”

陈执中还要再说,赵祯却挥挥手,态度坚决地说:“陈卿不必再说。朕看李不弃历数张得一的罪状触目惊心,看来贝州之事还是事出有因的。朕意已决,便如李不弃的法子,还是只惩首恶,胁从不问。”

陈执中还要争辩,突然觉察到赵祯语气中少有的坚决,不由得愣了一下,硬生生刹住。接着就听赵祯叹了口气:“文卿只说怕心存侥幸之徒效仿那王则,却没有想过王则也是效仿别人的,若是那个榜样不能除去,就算把贝州的人都杀了又能如何?”

陈执中立刻想起李不弃奏章中说在贝州城中发现号召自立为王的揭帖,上面就是用西夏国主李元昊作榜样的。听皇帝的口气,果然对李元昊的怨念很深啊。他不由得在心里又大骂李不弃不识时务——皇帝惦记着打西夏,那他这个当宰相的岂不是又要负责筹措军费,转运粮草,徒然增添了许多烦恼?

李不弃把他推荐的明镐踢了回来就让他心里够窝火了,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